科研管理
写本·图像·药物——欧亚医学知识相遇与文明互鉴暨《中医药文化》第十五届学术工作坊会议综述
2023-05-19
2023年5月15日,“写本·图像·药物——欧亚医学知识相遇与文明互鉴暨《中医药文化》第十五届学术工作坊”在北京大学民主楼举行。本会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分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编辑部联合主办。这一医学文化交流史工作坊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明教授召集,已是中心举办的第四次医学文化交流史会议。开幕式中,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分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董晓萍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肖永芝研究员、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余新忠教授和开云手机入口,开云(中国)党委书李淑静教授,分别代表各自机构致辞,一致认为,认识和阐释“知识相遇”和“文明互鉴”是跨文化研究中的新方向,本次工作坊将在跨学科、跨文本和跨语言方面努力推进。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暨开云手机入口,开云(中国)院长陈明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
陈明教授主持开幕式
董晓萍教授、肖永芝研究员、余新忠教授、李淑静教授开幕式致辞
本次工作坊聚焦在写本、图像与药物三个主题,呼应医学史论域中文本/图像生成与物质文化史的新近方向。
工作坊的第一场,立足于文本与图像来观照东西间的医学文化交流,或以具体文本、图像为中心,或以此小切口折射更为宏阔的政治、经济与社会互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林丽娟重审了吐鲁番西旁遗址出土的叙利亚语医方残篇SyrHT1和SyrHT388,集中梳理其中三则治疗脱发的药方,像蝙蝠、鼠粪与斑蝥三例可在古希腊、叙利亚以及汉地医学找到对应,相较前人笼统叙述定位到更为具体的医家文本源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高晞教授报告了她历时多年的研究,由海、陆多条路径钩稽“中国根”这一医学知识传入欧洲、并为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等人实践的线索,又在名、实层面廓清了与中国当时记载和此后回译之“冷饭团”、“土茯苓”等药物的关系。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捷副教授以王叔和所作和托名之脉学著作的西传为基础来看中西文化交流的“归化”与“异化”,相较韩嵩(Marta Hanson)论著更集中在脉诀文本的译介分析,此处更多基于脉诊图来管窥其中的策略性转译。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徐冠勉由《南村缀耕录》中“误堕龙窟”笔记切入,不同于复述过往经济史就宝石流动的分析,转而在其中挖掘宝石之医学价值与王权庇护之文化视角所促成的流动因素,而当时锡兰所开发之矿藏正成为蒙古帝国在东西轴线上进行长距离权力运转的载体,由此反思与笔记材料同源《元史》中、明人关于宝石的道德性叙事建构。陈明教授则描绘了底野迦(Theriaca)这一源自古希腊、罗马解毒剂的全球知识图景:其中就东亚海域而论,明清中国主要是自来华传教士的知识传递,相应影响到满文文本与朝鲜地区的燕行使录,而日本方面既有以此命名的专书、又有各医方中的散见,实则在综合汉医、兰医基础上有所制作。评议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余新忠教授提到诸位学者研究运用多语种史料,对他聚焦于汉地范围的医学史研究也颇具启发,因为它恰好显示了不同文化群体的医学套路或认知框架,体现了各文明理解世界方式的同与异。
与会学者主持或发言
第二场,涉及东亚海域与欧亚大陆两条通道,以此勾勒本草这一类型文本的流衍。首都医科大学张净秋教授在真柳诚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爬梳《新修本草》在日本的钞本谱系,及至回传中国的罗振玉、傅云龙等藏本。开云手机入口,开云(中国)长聘副教授时光利用波斯文文本的记载尝试回应此前学者关于《大元本草》成书与否的猜想,因伊利汗王朝宰相拉施特(Rashīd al-Dīn)主持编纂《伊利汗中国科技珍宝书》中尚存部分内容与目录,其中提及《御药院方》与《本草》一条当是对应至元修本草文本的编译。这一研究也正建立在他本人对《珍宝书》校注的基础上。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周敏副研究员由图像类型为切入勾勒《本草纲目》之“一祖三系”在江户时代日本的影响,一方面是各翻刻本在当时进行不同向度的修订与重新组织以便接受,另一方面日本诸多本草文本也参照《本草纲目》开展图像实践,逐渐与现代植物学相结合而愈发凸显科学插图的意味,某种意义上可对接至马孔(Federico Marcon)的叙述。上海中医药大学于业礼副研究员所关注的《质问本草》则愈加是以图像为承载的本草知识交流模式,透过对该书编撰两条文本谱系的梳理注意到了萨摩药园署在其中的参与,而本草图像和自然知识间的分合则呈现了作为解释者一方福建在地医生与琉球地区间的知识屈伸或某种不对等性。评议人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肖永芝高度评价本场学者引入海外材料分析本草文本的努力,注重文本谱系梳理与图像制作模式,籍此可开辟医史文献研究的新天地。
与会学者发言
第三场,聚焦医学社会文化交流中“人”的因素,透过具体的行动者窥探医学知识、实践的流动。肖永芝研究员择取1858—1860年在日本的霍乱大流行来看日本汉方医家的应对与贡献,通过当时地图定位病患集中在日本桥区域,这一霍乱流行实则有海员引入、城市高密度等全球性因素,但像以浅田宗伯为代表的汉方医家通过亲证做出诊断,不论是区分真假霍乱还是各种方剂在如今看来亦颇为相应,由此反映了汉方医学的适应与生命力。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宋歌研究员钩沉了“定州眼药”这一在当下尚有传承方剂的渊源,一方面梳理其中马应龙、张齐珠和白敬宇三家以定州为中心推广至京城乃至全国的路径,另一方面这一回民医学方剂实则可上溯古希腊、古罗马与阿拉伯的医学实践传统。余新忠教授抽绎出京杭运河与沿线药铺兴盛的链条,因明清经济社会的需求发展带来了所谓“医药分离”,特别像痧这样的急性病症正需要成药作应急应对,运河交通提供给塘栖镇药材与人员流转的便捷条件,姚致和堂便是乘此东风的案例。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甄艳与博士研究生刘东的团队以藏医古籍汉译的工作经验为基础,总结了诸多翻译策略与各类译名对应的操作范例,为后续工作推进提供某种范导。评议人高晞教授指出以上研究落实到了时间、空间与人物这样的历史现场,体现历史研究本身的家法;而像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组织的各民族医学翻译工作,接续前辈学者学脉,也是对批评中国医学史研究似显单一民族本位的有力回应。
与会者合影
在三场专题报告后,与会学者就医学史研究的未来走向进行讨论和展望。最后,在上海大学出版社部编辑邹西礼主持的“期刊出版与医学史选题”的圆桌与谈环节,《中医药文化杂志》执行主编李海英编审畅谈《中医药文化》旨趣和探索,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历史与文化》主编陈玉梅研究员介绍了新刊《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的编辑理念和专辑设计。
闭幕式上,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明教授做了简要的归纳,本次研讨会聚焦欧亚传统医药知识,通过多重维度挖掘该领域的研究与探索,进一步厘清了欧亚地域内不同传统医药知识的历史互通与交流脉络,跨越医药知识在本土文化体系内的构建流传,以更开阔的语境探索域外传播和学轴碰撞,揭开文明互鉴视域下医学知识交流的内在关联及沟通欧亚文明的根脉,为全球文化传播史与传统医药交流史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文:复旦大学 汪炀 / 图:北京大学 王萱、史阳)